招生考试网
学历类| 阳光高考 美术高考 研究生 自考 成人高考 专升本 中考会考 外语类| 四 六 级 职称英语 商务英语 公共英语 日语能力
资格类| 公 务 员 报 关 员 银行从业 司法考试 导 游 证 教师资格 财会类| 会 计 证 经 济 师 会计职称 注册会计 税 务 师
工程类| 一级建造 二级建造 造 价 师 造 价 员 咨 询 师 监 理 师 医学类| 卫生资格 执业医师 执业药师 执业护士 国际护士
计算机| 等级考试 软件水平 应用能力 其它类| 论文 驾照考试 书法等级 少儿英语 报检员 单证员 教案 专题 考试资讯 文档
 3773考试网 - 中考网 - 各省中考 - 广东中考 - 深圳中考 - 正文

深圳龙城高中连续五年重点率上升25%

来源:深圳晚报 2013-4-26 12:57:46

新世纪的人才应该具备怎样的素质?新世纪人才的培养需要开设怎样的课程?一所有理想、有追求的优质学校应该构建怎样的课程体系?这不仅是学校、教育部门关心的事情,也是广大学生和家长关注的焦点。

龙城高中办学10多年来取得了令人瞩目的业绩,连续四年获得深圳市高考卓越奖,学校的文化、科技、体育、艺术全面丰收。继2010年两位同学通过数学竞赛进入冬令营后,今年又有一位同学进入数学冬令营(每年广东省仅有10位学生入选)。

龙城高中从社会与时代的需求、科学知识的需求、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等方面探索与构建学校课程,形成了“做高素养的现代中国人”育人目标引领下的旨在培养学生的“科学素养、人文素养、现代意识和民族特色”的多元课程体系,建设了一批独具特色的精品课程。

高尚人格的保证

龙城高中的美术教育以提升学生美学素养为主要目标,开设了美术欣赏、民间剪纸、刻纸、服装设计等六大模块。几年来学生美术方面的成果凸显,图为以“我的老师”为主题的刻纸作品展。

人本、民族的德育课程为培养学生仁善信义的优良品质提供了保证。龙城高中坚持以学生为本,注重德育与传统美德教育相结合,与学生生活相结合,与心理教育相结合,与生产劳动结合,强调德育的活动与体验,强调学生的内化、自育。该校德育教育在继承中华传统美德的基础上,结合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的要求开展“忠、孝、礼、义、信、智、健、勤”为核心内容的“八德”教育。

为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对劳动人民的深厚感情,该校开设了劳动课程,组织学生到食堂洗刷碗筷,和园艺工人一起修剪花草树木,和环卫工人

一起打扫校园卫生;还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实践、义工活动,教育学生主动承担家务劳动,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和劳动态度。 龙城高中成立了心理健康教育中心、师生心理工作坊,通过心理课程、心理咨询、心理社团活动,建立学生心灵档案,对心理异常学生进行辅导和跟踪,培养学生正确认识自我、调控自我、承受挫折、适应环境的能力,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。

智慧人生的基石

数学、物理等学科拓展延伸类课程针对学生不同学科学习优势,充分发挥了学生学科潜力,积极利用校内外课程资源,为学生参加高考自主招生考试提供了机会。

文化课程是课程体系的核心。龙城高中的文化课程不仅按国家要求开齐开足,而且根据不同类型学生的不同特点,进行拓展和延伸:如语文课开设了时评阅读课,诗词欣赏课;数理化生开设了相关竞赛课程;英语与新东方合作进行英语课程拓展;理化生开展了开放式探究实验课程。该校以专题研究课为抓手,根据授课类型的不同,将自主学习的方法——思维导图运用到课堂教学中,着力打造每一节课,把每节课都变成优质课、精品课。

幸福生活的翅膀

龙城高中拥有国际标准的室内恒温游泳池,向全校学生普及游泳课程,要求100%的学生学会游泳。该校还与深圳市体工大队合作,成立了一支高水平游泳运动队。

龙城高中体育艺术类课程“以美育人”,坚持“大美育”教学课程理念,构建了“模块课堂教学、社团、竞赛相结合”的创新型教学模式,不仅营造了浓厚的艺术氛围,让所有学生接受良好的体艺教育和熏陶,提升审美素质,而且为学生架设了一条走向名牌大学的通道,让有艺术潜能的学生实现艺术梦想,赢得了师生、家长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赞誉。

多元化的课程体系为每位龙高学子提供了最合适的教育。目前,学校正与国外教育专业机构和国外名校合作,发展国际教育,为有需要的学生提供国外求学之路。

创新人才的摇篮

近年来,该校在科技创新大赛、天文、无线电测向、机器人、科技模型等各类比赛中,成绩斐然。

该校拥有青少年科学院、天文社团、学生科技开发有限公司、载梦先锋机器人社团、科技模型俱乐部、无线电测向队等科技社团,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技实践活动,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国家、省级、市级各类科技比赛。学校先后被评为“广东省青少年科学教育特色学校”和“深圳市科技教育特色学校”。2011年,该校有95位学生因在科技竞赛中获奖而得到高考加20分的资格。


  • 上一个文章:
  •  


    | 关于我们 | 联系我们 | 版权申明 | 网站导航 |
    琼ICP备12003406号